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,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,冠县财政立足职能定位,聚焦资金保障、机制创新、绩效监管等关键环节,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,优化资金管理模式,全力构建多层次、可持续的养老体系,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一、精准投入,织密养老 “保障网”。
县财政坚持把养老作为民生支出的重点领域,2024年累计投入养老专项资金7215万元,资金重点支持以下方面。
1.夯实基础建设。投入364万元为128家幸福食堂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;投入191万元为四家敬老院进行能力提升改造;投入62万元为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;投入55万元为105家幸福食堂采购人脸识别信息采集设备,有效缓解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足问题。
2.兜牢民生底线。投入471万元为4501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;投入755万元为15737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;投入1094万元为1946名老年乡村医生发放生活补贴;投入资金3435万元为2486名特困老年人发放生活及护理补贴;投入31.2万元为26家农村幸福院、2家日间照料中心发放养老机构运营奖补;投入238万元用于我县四家公立敬老院正常运转,全额保障特困老人集中供养,确保“弱有所扶、老有所依”。
二、多元协同,绘就养老事业“同心圆”。
县财政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,推动形成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家庭尽责”的养老体系。
1.政府购买服务扩面提质。投入474万元委托专业机构为分散特困老年人提供助餐、助医、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,惠及群众23461人次;委托基层医疗机构为60-64岁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,惠及群众35560人,全市唯一,2025年计划将免费体检人群扩展至55-59岁常住居民。
2.支持家庭养老能力建设。开展“家庭养老床位”补贴政策,对适老化改造家庭每户最高补贴1500元,投入资金45万元为27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,助力居家养老“更安心”。
3. 激发市场活力。通过BOT模式撬动社会资本800万元,建设医养结合示范项目2个,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。
三、创新机制,打造资金管理“全链条”。
为确保财政资金“花得准、管得严、用得好”,县财政局构建“事前评估、事中监控、事后评价”闭环管理体系。
1.强化制度规范。联合县民政部门出台了《开展幸福食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冠民函〔2023〕8号),明确资金分配标准、使用范围等,从源头防范风险。
2.突出绩效导向。建立健全养老资金绩效评价体系,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,确保资金安全、规范、高效使用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财政重点绩效评价,将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,推动资金从“被动分配”向“主动优化”转变。
下一步,县财政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,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,统筹安排本级财政资金,持续加大对养老的投入力度,为养老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;优化完善资金支持政策,根据养老的新形势、新任务,不断优化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推动养老高质量发展;切实加强资金监督管理,建立健全资金监管长效机制,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,确保资金安全、规范、高效使用,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,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。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